郭敬明的商业神话
他连续8年登上中国福布斯名人榜,持续10年不断刷新内地出版销售纪录,并以2450万元的版税再次荣登2011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2011年12月末,他的《小时代》三部曲终结篇以首印200万册的傲人之姿上市,该系列作品也获得3亿首期投资将被改编成影视剧;2012年年初,他以《临界﹒爵迹》系列包揽2011年度畅销书虚构类前五名中包括冠军在内的三个席位;2012年他再推新杂志,继续扩张版图,抢占少儿读物市场……创造这些纪录的人就是郭敬明虽然他的作品总难逃“抄袭”的争议、他的身高也会被网友拿来开涮,但是不能不承认,郭敬明及其缔造的青春文学是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选秀式营销
2008年5月,郭敬明第五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时候,《纽约时报》终于对他进行了报道。那篇文章在最后留下一段质疑——“郭敬明或许能在剽窃指控和糟糕的写作中生存下来,但是,现在他面临的可能是更危险的威胁:比他更年轻的作者。”
郭敬明回应了这个质疑,他的解决办法是:当他们的老板,让他们帮自己赚钱。
其实,这个想法早在2004年成立工作室时就有了。凭借《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畅销书,年仅21岁的郭敬明轻轻松松便拥有了上百万的粉丝。此时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挖掘这种影响力?一开始,在自己组建的论坛里,郭敬明试着向粉丝们推销落落;后来,他带着落落出席各种文学活动;他让落落在《岛》中刊登作品。他的力推取得了初步成功。2005年,落落的两本小说先后出版。随后,他在《岛》上又挖掘了两位新人七堇年、年年。
这种“前辈带晚辈”的推销模式,最成功的例子发生在笛安身上。与郭敬明不同,笛安的父母都是作家。20岁出头时,笛安就已经在老一辈文学青年们梦寐以求的《收获》、《人民文学》上发表过作品。她出版过两本小说,每本的印数都是2万册。这数字在郭敬明看来太可怜了。于是2008年开始,郭敬明将笛安的作品《西决》放在《最小说》上连载,半年之后,决定出版。而《西决》也最终不负众望,实现累积销售75万册。笛安终于成为了畅销作家,而郭敬明自己也成为当年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
这种操作模式跟芒果台的选秀节目和原创电视剧很接近——上一年的冠军陪今年的选手们上台唱歌,老版电视剧里的演员客串进新版电视剧里。事实上,郭敬明坦承他自己确实从好朋友、天娱传媒的CEO龙丹妮那里学了很多。
这种操作模式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赛。2008年6月,《最小说》启动了以“超级女声”比赛为模版的“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并且把这种营销方式推向极致。该比赛规定,进入全国12强的参赛者都将成为柯艾公司的独家签约作者。和“超女”比赛一样,文学选秀的目的也在于通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赛程来培养读者对参赛作者的兴趣,并帮助参赛作者获得更多的媒体曝光。郭敬明还经常以“一拖N”的形式带着柯艾公司的签约作者参加媒体和签售活动,利用他的名气提高新人的知名度。
除了这种选秀式的作家营销方式外,郭敬明还很注重作品包装的营销。几乎“最世”出版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准文本。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1.0折纸时代》限量版内封就模仿西方名着的封面设计,除了标题、作者和出版社是中文,其余文字全部是英文,意在让公众感觉这是一本品味高雅的文学着作。而书内色彩绚烂、笔触细腻的动漫插绘则显然是为了迎合80后、90后的审美趣味。
从2007年起,郭敬明将唱片工业中常用的“限量珍藏版”引入了文学出版。现在,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出版时,都会首先推出高价的“珍藏版”。《小时代2.0虚铜时代》珍藏版的广告文案中写道:“你所触摸的,是用皮革绒布修饰装点的工艺极致。日本纯度道林纸全文印刷,法国柔感纯质制作的精美笔记本。”这与青春文学强化文本的物质性在精神上是相同的。
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_中美对比
《福布斯》中文版今天首度推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并且与《福布斯》杂志美国版选出的“美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30Under30)进行对比。
年轻的创业家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根据硅谷著名天使投资人康韦(RonConway)对超过500家初创企业的调查发现,在市场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中,有67%的创始人创办企业时年纪都低于30岁。
在最终入选的“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中,美国30人名单上有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Dropbox创始人豪斯顿(DrewHouston)、Spotify创始人埃克(DanielEk)这样的明星人物;而中国30人名单上也涌现出“猛犸”浏览器开发者季逸超、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力美广告创始人舒义这样的优秀创业者。
扎克伯格只是一个缩影。福布斯美国版在美国12个行业中每个行业寻找了30位不到30岁(30under30)的“重塑世界的颠覆者”,其中包括创业者、科学家、艺术家、学者、娱乐明星等。而中文版从2011年底展开了“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的寻找之旅,与美国各行业的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进行比较。
在美国,福布斯编辑和记者确定了12个领域(金融、房地产、能源、移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技术、媒体、时尚、娱乐、音乐、餐饮、法律与政治等),并从每个领域选出30位年龄在30岁以下的行业精英,共有360人入选。在评选过程中,每个领域均邀请至少一位行业精英加入评审团,比如Facebook董事安德森(MarcAndreerssen)是社交媒体领域的“把关人”。
福布斯中文版为了寻找中国30岁以下的创业者,从2011年底起,在福布斯中文版编辑部内部进行了广泛的名单征集,并在福布斯中文网(forbeschina.com)创建了专题,邀请读者提供线索。福布斯中文版还获得了来自各行业的创业者、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公司、企业孵化机构、政府和学术界基金组织、商学院、企业家第二代组织(如“接力中国”)等的信息支持,他们在确认候选者的行业影响力等方面提供了专业建议。
通过比较发现,中美30岁以下创业者的区别,恰如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分别位于微笑曲线上的两个端点,一个在研发,一个在市场。美国年轻创业者更擅长从技术创新或者产品、服务创新入手,寻找打破行业固有格局的着力点;中国的年轻创业者更擅长从应用着手,寻找传统产业在网络平台的新应用,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将传统产业迅速转换为更适应网络市场的运营模式。有意思的一点,中国不少成功的年轻创业者,都借助了淘宝这样的平台,是美国所没有的现象。淘宝对许多中国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的确功不可没。
在行业分布上,美国的年轻人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餐饮等领域肆意挥写他们的创意,中国年轻创业者能施展的行业空间远较狭小,他们很难在传统行业施展拳脚,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于是成为商业力量崛起最大的蓝海,因为这里足够蛮荒,也缺少规则和既有势力。
对比中美两国30岁以下创业者,我们发现存在较大差距。
其一是全球性——美国创业者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具有全球性。Facebook不用说,Dropbox,Pinterest,Spotify,都在美国之外拥有很多用户,体现了美国作为创新之源的实力。反观中国创业者,绝大部分都盘踞中国市场,绝少有影响世界的创新项目。
其二是高科技——美国创业者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属于高科技。比如丹妮尔方(DanielleFong)发明了一种将风能和太阳能储存技术;佩里(MeredithPerry)正在开发一款利用超声波进行远程和遥控充电的设备——这些技术对人类文明具有革命性。反观中国30名对应的创业者,几乎全是制造业、服务业、游戏、电商项目等。
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在评论这价名单时认为:硅谷新一轮互联网创业中,商业模式比较清晰,明显比上一轮稳健,涌现出一批非常年轻的成功创业者,这与硅谷非常成功的导师(mentor)环境很有关系。中国创业者要成功,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导师。
福布斯对年轻创业者的评选也引起了诸多知名投资人的关注。真格基金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表示:“通过中美30岁以下创业者在全球化和高科技这两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到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在未来30年的竞争中,将依然处在劣势地位。”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福布斯关注年轻的创业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国年轻创业者在无线及互联网领域接近美国,但在创意领域还有提升空间。年轻人创业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在互联网及无线领域。因为他们最清楚年轻互联网用户的需求,他们的视野也较为前沿。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中,会有人遭遇失败,但我们依然要鼓励和宽容,因为他们代表未来的方向,因为这些创新的尝试本身就值得尊重。”
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也表示:“中国创业者的本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草根,越来越懂市场。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传统行业经验的互联网创业者,一定要跨界,要学会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这才是真正的前途,这里才有革命性的变化。”
在谈到为何中国难以出现像扎克伯格这样的创新性企业家时,郭去疾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出现了问题,目前的制度是对年轻人灌输“唯一正确答案”的世界观,实际上很多时候创新往往来自于寻找一个替代性的解释或方法。启明创投合伙人甘剑平则认为家庭文化也是重要原因。少有中国家长会允许子女在哈佛休学,就为了捣鼓一个网站。主流的中国家长仍然以孩子金榜题名为荣,以竞聘到一个跨国企业或者政府工作岗位为耀,而不是让孩子去摸索创业,接触市场。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强调“中国缺乏类似硅谷导师这样的角色”。
中国的年轻人与美国的年轻人,在创业、实现梦想、改造世界方面,谁拥有更好的未来?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认为:“这一比较并没有提供一个乐观的答案。中国的年轻人们,需要更好的创新环境,以及更开明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