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若何玩转奥运营销 折射中小陶瓷企业的品牌焦炙
2008-09-09 18:32  浏览:402
第29届奥运会——北京2008奥运的年夜幕已经落下,一场规模浩年夜的奥运营销且则告一段落,但这仅仅是起头。

  奥林匹克行为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年夜的游戏。能在短短十几天的时刻将全世界的国家和人们召集在一路,并吸引住全世界60多亿人的眼球,除了奥运,也只有奥运。在品牌为王、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奥运具有无与伦比的商业价值。

  位于北京北四环中路的奥运年夜厦,在一楼年夜厅墙上的显眼处望到两个巨年夜的银边镜框,一个镜框里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有赞助商的企业Logo,另一个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赞助企业Logo。它们花花绿绿地枚举在白底板上,煞是精晓。

  细数这些企业,可分为两年夜类,第一阵营的是可口可乐、GE、强生、麦当劳等跨国企业,另一个阵营的是中国企业,除了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网通、伊利、海尔等年夜型国有企业外,还有为数众多如华帝、贝发、亚都、梦娜等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在这场“烧钱年夜比拼”的奥运营销博弈中,承载着中国中小企业太多的品牌胡想。

  说奥运营销是“烧钱”一点也不为过,这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玩得起的游戏,连最廉价的奥运赞助商资格——“奥运供给商”也要破耗至少1600万元,“独家供给商”则是4100万元起步,加上配套的广告投入和渠道投入,整个奥运营销的费用几乎城市跨越1亿元。而代表着中国企业的“草根阶级”的中小企业,他们都聚沙成塔在传统制造业规模,苦心经营多年赚的都是辛勤钱,无论是企业规模、老成持重、利润,仍是品牌影响力,都无法与巨无霸的跨国企业和年夜型国有企业相提并论。

  对于年夜多起于草莽,但脑子理性的“草根阶级”中小企业,他们决一死战、年夜手笔的奥运营销投入,背后是浓郁的品牌焦炙。

  他们的焦炙来自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品牌意识的醒觉,对塑造知名品牌的渴求。一些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一向在制造业里苦心经营,许多甚至是全球知名品牌在中国的OEM厂商,他们深知制造业的利润之肤浅单薄,而品牌的利润有多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需塑造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出产老成持重越来越高、利润空间日趋萎缩,财富入级的客不美观需乞降对更高利润的巴望,迫使他们打造一个与其世界级制造能力相匹配的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品牌。

  其次,海内消费市场的迅速增添,企业迎来了新的市场机缘。瑞士信贷今年上半年一份陈述显示,2006年中国消费占全球首要国家消费总额约为5.4%,全球排名第6位。剔除货泉增值和通货膨胀身分,2007、2008年中国的GDP增速将跨越10%,中国有望在2015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年夜消费市场。届时,中国的消费支出占世界首要国家总消费的比例将从2006年的5.4%猛增到14.1%。在这个棘手成长的市场中,消费者起头追求生涯的品质,传统的通顺渠道正在被越来越强势的全国性连锁卖场庖代,而有影响力的品牌是这个市场中必不成少的要素之一。

  能不能抓住奥运概念晋升品牌条理和影响力,取决于对自身品牌的理解和运作手法是否成熟。奥运落幕了,奥运营销还仅仅是起头,紧接着企业要做的是若何贯串连接消费者对品牌长久“记忆”,获得物有所值的市场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