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划
高端商品的四大误区
2025-05-01 10:23  浏览:3

消费升级,成本增加,竞争加剧,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向高端市场挺进。高端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长时间的经营和培育,企业要摒弃低端市场上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真真正正做产品,打市场,让品牌和企业实现向上走的转折。

但是,很多企业可能是长期经营低端产品、拼价格,对高端市场认识不足,该做的没做,该舍的不舍,低价泥潭还没逃出来,又一脚踏进了高端误区。

误区之一:用低端资质养高端产品

一些企业在低端市场取得了成功,在做高端市场时,往往想继续使用原品牌、原渠道。可是,生产廉价产品的原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确立,这对高端产品是一种负面力量。

渠道也是同理,不同渠道的商品流向不同档次的终端,面向不同的顾客,高端产品进入低端市场,不动销,还影响了高端品牌的塑造。这就是高端产品受困于低端品牌和终端。 

  华润雪花一个品牌打天下的战略,虽然造就了世界第一的单品销量,但也形成了品牌定位模糊的先天性劣势,高端营造困难,利润远低于青岛啤酒。

国内冰淇淋行业容量在120亿元左右(有说200-300亿),其中仅有10%的空间属于高端产品,而且多集中于现代渠道和专营终端,传统渠道占比较少。一些企业以为多渠道就能多销量,把自己原有的渠道都用上。其实,盘子铺的过大,不但加重负担,低端渠道还会拉低高端产品形象。放弃一部分渠道,把产品放在最可能买它们的消费者的面前,才能实现关键点突破。

富隆酒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首创集零售和饮用于一体的葡萄酒文化生活会所,成功营造高端氛围;以社会各个行业的巅峰人物为受众目标的论道•竹叶青,坚持在“该卖的地方卖,不该卖的地方就是任何人出再多的钱也不卖!”,依靠直销、专卖店以及机场、星级酒店等特殊渠道,闯出一条绝非寻常的营销之路。

误区之二:以为价值越多越高端

 «   1   2   3   »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