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宝马
3月28日,全新奥迪A6L在广州正式上市,共计发布10款车型,厂商指导价为38.3万元至74.26万元之间,较现售的2011款A6L价格上浮2.8万元至4.27万元。同样定位C级豪车市场的宝马5系,8个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从42.86万元至79.76万元,全新奥迪A6L厂商指导价为38.3万元至74.26万元之间,宝马5系比奥迪A6L价格高出5万元左右,这意味着即使新A6L提价了三、四万元,但是相比宝马5系还是具有价格优势。然而,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新奥迪A6L采取了比上一代偏高的定价,除了成本带来的价格上浮以外,可能是在价格策略上面沿袭了一贯的“价格狙入策略”以狙击竞争对手。“价格狙入策略”,在营销理论上指用有竞争力的定价,狙击竞争对手的进入。传统的“价格狙入策略”运用者大都使用低价格,以低成本优势狙击对手,而奥迪车“价格狙入策略”则反弹琵琶,用“高定价”狙击宝?马。比如,老款奥迪A6L系列,将系列车型价格定在35.5至69.99万之间,这在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高端的定价了。宝马、奔驰汽车由于自视品牌价值比奥迪汽车高贵,销售价格自然不能低于奥迪,所以逼着宝马、奔驰的定价更加贵。由于价位高,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会进行降价,而降价对品牌价值是很大的杀伤。可见奥迪汽车成功的价格狙入策略已令对手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从奥迪的营销策略来看,不会轻易采取降价措施,奥迪Q5从上市到现在还是没有降价。有章法的定价策略是奥迪能够维系稳定价格体系的关键之处。但是薄石也承认,C级车市场的价格战给奥迪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尤其在公务车的光环褪去之后,个人消费者很容易受到竞争对手降价的吸引。北京一家宝马经销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下半年,C级车市场的竞争还将加剧,价格战或将不可避免。“从宝马和奥迪的对比来看,个人消费者购车中,C级车这个细分市场,国产宝马5系的份额高于奥迪A6L。”
奥迪是否能够在基本保证稳定价格的基础上继续保住40%的市场份额令人拭目以待。
营销转向
2010年以来,随着奔驰和宝马的相继杀入,奥迪“独享”国内C级车市场蛋糕的传统格局被逐步改写。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相继推出了长轴距版本的奔驰E和宝马5系,德系“三驾马车”开始联手发力C级车市场,奥迪也时刻面临被赶超的压力。由于竞争对手在C级车市场的发力,老款奥迪A6L市场份额有所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奥迪品牌目前面临转型的问题,其应从“官车”形象向个性化、青年化方面过渡,而且这一趋势势在必行。奥迪品牌的先发优势同样是不可低估的,关键在于奥迪品牌如何实现转型。在外界看来,新上任两年的薄石似乎无所建树,但其实他正在花很大的精力经营奥迪品牌形象的转型。这是一项牵扯巨大精力的“幕后工程”。而业内人士认为,在与宝马和奔驰的对比中,奥迪最致命的问题来自于品牌。宝马是运动的、奔驰是尊贵的,“双B”的品牌内涵非常清晰有力。但奥迪却始终为自己该打什么牌犹豫不决。“在过去的20余年里,奥迪留给公众的印象似乎一直止步于‘官车’,而奥迪全球的品牌内涵‘突破科技、启迪未来’既不直观,也缺乏直击人心的力量。”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分析人士表示。
在新奥迪A6L的上市发布会上,薄石又一再强调:“在上一代车型中,私人用户比例超过80%。”企图改变奥迪以往的严肃形象。
奥迪的转型的确在继续,“Feelingisev